什么是全面降準 全面降準相對于定向降準,是指對所有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鼓勵金融機構將更多的資金配置到實體經濟中需要支持的行業和領域。不僅限于農村小銀行等特定機構。 全面降準的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2月29日宣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首次全面降準。專家認為,此次降準是一大利好,預計可釋放約7000億元資金,對于改善投入者預期、穩定股市以及支持實體經濟進展有積極作用。 實施背景: 從短期狀況來看,出產和消費恢復到正常狀態,資金需求增加。此外陸續有流動性到期,出現缺口,需要新的流動性來彌補。為了保證金融體系和市場充裕的流動性,滿足實體經濟運行的要求,有必要及時降準。 從國際狀況來看,全球普遍呈現越來越寬松的貨幣環境。而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換代,尤其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需要一個相對寬松靈活的貨幣環境。( 股 民 學 院 : http://www.ytnewz.com ) 全面降準的影響 有利影響: 全面降準有利于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降準釋放出“貨幣靈活性增加”的信號,有助于改善市場投入者和消費者的心理預期,促進其實行投入和消費。 降準可能會給房地產提給進一步的催化劑,加快房地產的去庫存。 不利影響: 全面降準有可能再次推動信貸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推高房價,加速資產泡沫膨脹。 全面降準可能造成信貸資金繼續流入被產能過剩困擾的行業,最后形成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增加的壓力。 |
上一篇:我國信貸政策的特點